close

上禮拜IT部門主管來樓上等開會的時候閒閒無事找我閒聊。問我有沒有聽過Microsoft最近在做的一個計畫,要用機器取代口譯,據說現在已經在中國開始試驗了,而且效果還不錯?顯然是很為我的前途擔憂。

我不敢保證未來絕無可能,只是機器若要能完全取代人腦翻譯,那我們大概已經進入完全進入艾西莫夫的I, Robot時代,不僅是機器人具有銀河飛龍百科的人工智慧,還要跟安德魯一樣具有創造力才行。可是近期內除了人手一支比我聰明的智慧型手機之外,我好像還沒看到滿街跑的機器人啊。

工作的時候,客戶跟一般大眾最嚴重的迷思就是翻譯就是簡單的從A到B的詞彙轉換。才不是好嗎!很多時候根本就是要絞盡腦汁,嘔心瀝血。

剛進公司的時候,我常常收到一份30多頁的PPT檔,然後問我一個小時後能不能交件!!!!還有親戚們也常常想要我免費服務,有一次送了一份也是30多頁的PDF法律文件來,還叫我不用急隔天給就好。

君不見翻譯是個複雜的思考判斷過程,甚至是一種創作。我想問題的癥兆就出在譯者工作的心血不被視為作品,而是換種語言的抄襲吧。甚至我們的政府也是這樣認為,據譯友/創作歌手Gladys說今年有些譯者已經被政府追討9B稅額(我們政府是有那麼缺錢嗎???),原因是翻譯不是創作。所以我覺得準備好一套簡單易懂有力的話術,在工作時適時教育客戶與大眾是很重要的。

再回到簡單的A到B詞彙轉換部分。Google Translation究竟能不能用呢?答案是可以的,前提是:最簡單的詞彙查詢,也就是當成字典用,救急可以,例如你人在西班牙,卻不知道mujer到底是男是女,又不想跑錯廁所。有時候真的省了很多事,也十分有趣,譬如說藝人跟政治人物的洋名都查得到,張曼玉是瑪姬張,宋楚瑜是詹姆士宋。的確在Web 2.0這種維基式眾志成城的努力下,我看到Google Translation的產出結果有進步,但都還是限於簡單的句子翻譯,例如早安、你好嗎,基本上都不會出錯。但是究竟能不能根據語境與上下文判斷正確的語意就很有問題了。Policy甚麼時候是政策,甚麼時候是保單?Community甚麼時候是社會,甚麼時候可以翻成社群?You是你、您、還是你們?機器翻譯有沒有那麼一天可以把哈利波特翻成精彩的中文小說?如果出版社封面譯者印著Google Translation我想讀者寧可回家苦讀十年英文吧。

有位專利權譯者寫了一篇文章抒發他對機器翻譯取代人類翻譯的看法。

"Is Machine Translation a Threat to Human Translators?"

http://patenttranslator.wordpress.com/2010/05/06/is-machine-translation-a-threat-to-human-translators/

除了一開始的照片實在是太有趣了之外,他也提到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西班牙語區的藥房開始使用機器翻譯提供西班牙文版本的藥品標籤與服藥說明,記者測試後發現半數的標籤都有嚴重錯誤。如果當局不正視正確翻譯的重要性,鬧笑話事小,出人命誰要負責啊?怪機器嗎?

當然Google Translation有沒有可能影響到「某些」譯者的生計?我想是會的。因為譯者們或是有鑑別能力的人看到爛譯文的時候,常常掛在嘴邊的都是:「這是送Google翻的嗎?」顯然Google翻譯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標準了。我們要擔心的或許不是這個行業會不會消失,而是自己的專業技能有沒有持續精進成長,不然長江後浪推前浪,很容易就被別人給取代了。

更讓人擔心的其實是大眾對於翻譯專業與重要性的長期忽視。尤其是那種ABC或是放過洋的就可以翻譯/口譯了,真的會讓人掀桌。拜Ma小姐之賜,最近我找到最好的錯誤示範就是友寄先生了。雖然專業口譯不會把黑的講成白的,但至少也不會讓你多了很多莫須有的罪名啊(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inking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